中田乡

中田乡简介

2017-12-18 17:01:00

中田乡基本情况


中田乡位于黎川县西北部,洪门水库上游,与南丰、南城县交界,地域面积136.26平方公里,辖中田、河东、营前、公村、竹际、潢源、会源七个行政村和钟贤居委会,63个自然村,97个村小组,人口1.46万。全乡耕地面积2.3万亩,山地20.5万亩,水域面积1.5万亩。


农业方面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种植南丰蜜桔1.2万亩,年产柑桔5000万斤,产值达7000万元;水面养鸭200万羽,产鲜蛋3000万枚,产值700万元;年产鲜鱼2500余吨,产值达3500万元;种植烤烟2000亩,产值达750万元。养鱼、养鸭、种果、种烟逐步成为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基础设施方面


新建幼儿园、卫生院、烟站,投入1000余万元兴建烟水烟路工程,投资800余万元建设乡村公路20余公里,千吨万人的集镇供水工程基本建成,投入500万元建设5个新农村示范点。


特色旅游方面


一、正式启动钟贤古村保护工作。新建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钟贤文化文场,内设陈鲁两姓名人共10人的人物雕塑,广场中间设立了陈道和鲁九皋的代表作品。对中田目前保存较好的11幢明清古建筑进行了保护性清理,重点清理了中翰第,拆除了院内10多间猪栏,对天井内及大厅进行了全面清扫,目前可供参观,为我乡文化旅游培育品牌打下根基。
二、“三湾桔园游”。将蜜桔文化融入我乡名人文化、鱼米之乡文化、美食文化中,使“桔园游”有了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让游客赏桔园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打造我乡游乐品牌。桔园建成观景亭、游步道、餐饮、休憩、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目前正着手完善导览图、标识标牌、生态垃圾桶等软、硬件设施,使桔园游成为游客品桔赏景、体验农事、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三、“鑫水湾科技示范园”。以观光、休闲、捕捞、游乐为载体,建立以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把立体养殖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达到立体养殖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给游客提供一个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游乐空间,让游客找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境。


脱贫攻坚方面


近年来,根据反复摸底调查,结合实际,精准识别出中田乡贫户致贫原因大多集中在上有老人、小孩未长大,丧偶使家中缺少劳动力致贫;家中主要成员患有大病的因病致贫;仅种点责任田耕种收入的家庭收入单一而贫困;想发展又缺少资金缺信息缺技术,难以启动发展项目而贫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和缺少有效的市场服务而难以脱贫。
根据这些致贫原因,我乡采取多种设施、多管齐下、综合解决:
(1)培育主导产业,进行产业扶贫:中田乡是蜜桔种植大乡,依托我乡蜜桔种植技术成熟、产量高、销售市场良好的优势,发动贫困户,尤其是有劳力,家庭收入单一的贫困户加入到蜜桔种植产业。对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我乡主要依托鑫水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黎川县草坪专业合作社、华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有意愿的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的形式加入的合作社中来,截至2016年年底,已经吸纳贫困户了31户72人加入到合作社中来,签订了入股协议,按照每年10%的入股金分红,为期两年。充分发挥黎川县产业扶贫到户资金补助作用,2015和2016年产业扶贫到户资金做到了有产业、无产业但有意愿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覆盖,2015年产业扶贫到户资金共申请资金16.2万元,覆盖贫困户54户,2016年产业扶贫到户资金共申请资金15.2万元,覆盖贫困户76户。
(2)开展易地搬迁,实施搬迁扶贫:2016年起,我乡规划为全乡44户112人贫困户进行易地搬迁,按照贫困户意愿,分为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在过去的2016年,我乡已经完成了当年规划。在2017年,我乡规划在集镇所在地中田村建设集中安置点,集中解决26户62人贫困户的住房问题。
(3)组织结对帮扶,及时了解贫困户需求:“四进四联四帮”活动开展以来,我乡为县直单位和广大乡村干部根据实际匹配了相应的贫困户进行挂点帮扶,每位干部定点帮扶1-3户,活动开展以来,我乡各级干部与县直单位挂点干部一起,频繁联系走访贫困户,及时了解贫困户所需所想,第一时间向上反应,开设绿色通道帮助贫困户解决涉及各个部门的业务,解决贫困户办事难的问题。同时,我乡也与挂点县直单位进行对口联系,争取项目扶持倾斜,除日常走访慰问外,还争取了潢源村道路弯道加宽建设,竹际村贫困户房屋维修建设等多个村项目建设扶持。

发展方向


发展特色农业。要坚持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着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做强烤烟产业和香榧产业,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收。做大鑫水湾现代渔业养殖产业,建立以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打造地方养殖品牌。发展壮大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推进特色产业化经营。
培育第三产业。开展“旅游发展年”活动,启动集镇规划编制工作,加快钟贤古村、三湾、鑫水湾等重点景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推动陈鲁文化、陶蕴文化山水美景深度融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鼓励、引导和支持本地电商发展。
推进集镇建设。要抓住历史机遇,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储备库,精心谋划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更多项目列入上级投资计划。要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重点完成桃宜线中田段的提升改造和“一河两岸”工程,及扶贫移民安置新区。强化集镇管理。要制定集镇整体长远规划,确保有序发展。开展“集镇管理年”活动,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门前三包”责任制,从机关干部抓起,从在校学生抓起,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努力实现集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健全综合执法机构机制,全面加强集镇、路域、水域、村庄环境整治,规范农村管理秩序。要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打造宜居宜游美丽乡村。
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加强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采取干部驻村“一对一”帮扶、小额贴息贷款扶贫、异地搬迁扶贫、农村电商扶贫、致富带头人帮扶、合作社和产业基地+贫困户扶贫等多种方式进行“滴灌式”、“造血式”的精准扶贫,确保如期脱贫。
推进法治教育。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和青少年为重点的法治宣传教育,统筹法治和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引导人民群众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开展“信访法治年”活动。始终把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摆在首要位置。大力推行阳光信访、逐级走访、诉访分离,及时就地解决好群众信访问题,保障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坚持法治思维,健全和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推行依法逐级走访,积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逐级表达诉求,不支持、不受理越级上访;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规范公权力的行使,通过推行“阳光信访”和群众满意度评价,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以公开促公正,倒逼改进工作和作风。做到法治进农村,法治进社区,法治进课堂,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深入人心。